[训练营] 杜成宪:从传统中汲取管理智慧 | ECNU选调生训练营思想笔记1

作者:发布时间:2022-07-24


【记】早已预约了杜老师的讲座,因为疫情骤至转而只能在线上开展了!杜老师数度表示,他很乐意和年轻的学生交流,特别是知道了同学们矢志奉献基层的志向,也很受鼓舞,训练营这种模式要做好教学的记录。本篇记录应在早前就写完,但一直不是很满意,加之小伙伴们活跃在抗疫志愿者和楼层长队伍,直至拖延到现在,便勉强写下来一些,与未能参加讲座的同学们做一些分享。

【时】39日下午,在腾讯会议上约300

学员听讲


札记1:一树百获者,人也!

中国管理的传统就是重视人!《汉书·魏相丙吉传》中,魏相劝说汉宣帝罢兵,以义兵、应兵、忿兵、贪兵、骄兵而喻,从而将“人事”与“天道”相照应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记载,任妄谏秦康公,筑台以劳召致兵祸,使其对声称伐齐的楚国做出防备,消弭兵乱。这更显示了,战争这种国家大事,往往是因国家内部原因所致,尤其是人的因素。


在一场东西方学者的对话之中提出,“就中国人来说,几千年来,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、文化上团结起来……显示出这种在政治、文化上统一的本领,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。”“恐怕可以说,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,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。”其中,中华民族的世界精神、儒教世界观中的人道主义、儒教和佛教的合理主义、道教直感中对宇宙神秘性的敏感,与自然保持协调共生的信念,敢于挑战强权的勇气等,都是独特而又丰富的东方存在。譬如现代日本企业对人事管理的尤为关注——相对欧美的财务管理理念,其社会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。“经营之神”松下幸之助、“理光”社长大竹武雄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。大竹武雄的座右铭,也是中国的古训: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本意即为“一树一获者,谷也;一树十获者,木也;一树百获者,人也”,强调了“人”的重要性。


在如何考察人的问题上,《吕氏春秋·论人》说,“内则用六戚四隐,外则用八观六验,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。”此中,“六验”,即人在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惧、苦等情绪表现,“八观”是人在通、贵、富、听、止、习、穷、贱八种状态、“六戚”如父母兄弟妻子的情况、“四隐”即交友,故旧,邑里,门郭等。这些考察的要素和方法,在实践中尤为有效。


札记2: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

《论语》中更多体现了管理的智慧。由“究竟谁正直”之问,在“其父攘羊,而子证之”事件中,孔子持有“ 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”的观点。《中庸》:“其人存则其政举,其人亡则其政息。”仍然是重视在政令制定中,是否考虑“人”的因素,在实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在管理中,特别要重视“为君之道”的领导问题;“用人之道”的干部问题;“爱民之道”的群众问题等,这三个方面。


领导者需首先怀有端正的动机、纯正的信念、坚定的意志。正如《大学》: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又如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其次,善于选拔干部,带动风气的改变,如“举直措诸枉,能使枉者直”“用一贤人,则贤人毕至”。其三,在民本思想的引导下实现“本固邦宁”。如“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。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。” “明主急于得人,而暗主急于得势……急得其人,则身逸而国治……不急得人而急得其势,则身劳而国乱……”。此间,以宓子贱、巫马期(施)均为单父宰的典故,阐明了三条管理原则:即有仁爱之心,爱护百姓;有明确立场,坚持原则,形成群体导向;能团结群众,落到实处,推动事业。


【听讲笔记】

以历史典故深入浅出地讲授管理智慧、处世哲学,让我们对或耳熟能详或略显晦涩的典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以史为鉴,自省吾身。传统的管理智慧,跨越千年,依然闪耀夺目。


从多学科角度为我们展示了管理的智慧。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对于现实的解释,启发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瑕疵而忽略了主流的完善与成长。


了解到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在管理中践行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从教育到管理,每一个方面都既需要放眼世界的“大智慧”也需要脚踏实地的“小策略”,整场讲座使得我对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更加了解。


图文 | 李昕、买寒笑

来源:选调生工作办公室